动物
动物是生物中的一大类。一般不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,只能以有机物(植物、动物或微生物)为食物,因此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。以进行摄食、消化、吸收、呼吸、循环、排泄、感觉、运动和繁殖等生命活动。通常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、身体内部构造、胚胎发育的特点、生理习性、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,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。动物根据水生还是陆生,可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;根据体内有无脊柱,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。人类也是动物界的成员,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。
植物
植物是生物中的一大类。一般有叶绿素,无神经,无感觉。植物可分为藻类植物,苔藓植物、蕨类植物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。距今25亿年前(元古宙),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。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。直到4.38亿年前(志留纪),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,首次登陆,进化为蕨类植物,为大地添上绿装。3.54亿年前(石炭纪),蕨类植物绝种。代之而起的是石松类、楔叶类、真蕨类和种子蕨类,形成沼泽森林。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2.5亿年前(三叠纪)几乎全部灭绝,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,进化出花粉管,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,形成茂密的森林。在距今1.37亿年前白垩纪开始的时候,更新、更进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经从某种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。进人新生代以后,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、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、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性气候,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,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下坡路。这时,被子植物在遗传、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。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也发挥了作用,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。反而发展得更快,分化出更多类型。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,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。
生物
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。生物又称生命体、有机体、生物体,是有生命的个体。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能进行新陈代谢和遗传。所有生物一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,这是两个相反的过程,并且可以繁殖下去,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。在自然界中,生物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三大类。据统计,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植物有30多万种,动物约有150多万种。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,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。
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
生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:1.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。除病毒外,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。2.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。3.生物体能生长。4.生物体具有应激性。5.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。6.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。7.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。非生物则不具有上述基本特征。归纳起来说,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生命。
我国的动物与植物
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。仅脊椎动物就有6266种。其中陆栖脊椎动物2404种,鱼类3862种,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10%。大熊猫、金丝猴、华南虎、褐马鸡、丹顶鹤、朱鹮、白鳍豚、扬子鳄等百余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,闻名于世。毛色黑白相间的大型哺乳动物——大熊猫,体重可达135公斤,靠吃嫩竹和竹笋为生,目前只剩下1700余只,由于极其珍贵,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。丹顶鹤,体长可达1.2米以上、身上覆盖着白色羽毛。头顶长着一小块红色的裸露皮肤,在东亚地区被视为长寿的象征。白鳍豚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淡水鲸类之一,1980年首次在长江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,引起世界豚类研究界的极大兴趣。
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,仅高等植物就有3.2万余种。北半球寒、温、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,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。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,其中乔木2800余种,水杉、水松、银杉、杉木、金钱松、台湾杉、福建柏、珙树、杜仲、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。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,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。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城山地,叶子簇生在短枝上。状如铜钱,春夏苍绿,秋天变黄,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。中国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;药用植物有3000多种,长白山的人参、西藏的红花、宁夏的构杞、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,均属名贵药材。花卉植物种类极多,“花中之王”——牡丹,为中国固有。它花朵形大、多瓣,色彩艳丽,被推崇为中国的“国花”之一。
海洋植物
在辽阔面富饶的海洋里,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,还有种类繁多、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。海洋植物是海洋世界的“肥沃草原”,它不仅是海洋鱼、虾、蟹、贝、海兽等动物的天然牧场,而且是人类的绿色食品,也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、农业肥料的提供者,还是制造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。有些海藻,如巨藻还可作为能源的替代品。光是海洋植物的能源,温度是海洋植物的生长要素,矿物质营养元素是海洋植物的养料。藻类是古老而又原始的低等植物,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沼和海洋中,其种类繁多、形态万千,是植物中的一大类群。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,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,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。科学家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。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。
有趣的动物小知识
1.一只小小的毛毛虫身上居然有超过2000条肌肉!
2.老鼠一分钟的心跳可以达到300下。而鲸一分钟的心跳只有9下。
3.鳄鱼哭了!
不对,鳄鱼流泪只是为了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。
4.奇怪,蛇怎么不会流汗呢?
哦,冷血动物(例如爬虫类)因为没有汗腺,所以不会流汗。
5.虽然大象很大,但它的体温只有35.5℃哦!
6.小鸟那么小,体温会不会比大象更低呢?
小鸟的体温居然高达42.8℃!它是不是发烧了呢?不是,这是小鸟的正常体温。
有趣的植物速语
身材瘦瘦个儿高,叶儿细细披绿袍,别看样子像青蒿,香气扑鼻味儿好。
(谜底:芹菜)
白胖娃娃泥里卧,腰身细细心眼多。(谜底:藕)
兄弟七八个,围着柱子坐,大家一分家,衣服就扯破。(谜底:蒜)
好像苹果红又红,好像柿子没有盖。能当水果能当菜,营养好来人人爱。(谜底:西红柿)
身体长又长,开花黄又黄,脸蛋像太阳,子儿香又香。(谜底:向日葵)
半截白,半藏青,半截实来半规空,半截长在地面上,半截长在土当中。(谜底:葱)
脱去黄金袍,露出白玉体,身子比豆小,名字有三尺。(谜底:大米)
身穿绿衣裳,肚里水汪汪,生的子儿多,个个黑脸膛。(谜底:西瓜)
四季常青绿,只是花开难,摊开一只手,尖针已扎满。(谜底:仙人掌)
上搭棚,下搭棚,开黄花,结青龙。(谜底:黄瓜)
小时青青腹中空,长大头发蓬蓬松,姐姐撑船不离它,哥哥钓鱼拿手中。(谜底:竹子)
红口袋,绿口袋,有人怕,有人爱,爱它是样好小菜,怕它吃到嘴里眼泪来。(谜底:辣椒)
冬天蟠龙卧,夏天枝叶开,龙须往上长,珍珠往下排。(谜底:葡萄)
小小花儿爬篱笆,张开嘴巴不说话,红紫白蓝样样有,个个都像小喇叭。(谜底:牵牛花)
一顶小伞,落在林中,一旦撑开,再难收拢。(谜底:蘑菇)
黑猩猩
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万~600万年前分家,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,前者产生了人类。后者则在约300万年前分为两支,演变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。这两类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的森林里,喜欢几十只在一起群居。有着相当复杂的社会结构,会集体狩猎。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,也是当今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。黑猩猩懂得制造——而不仅仅是使用——简单工具。
科学家曾专门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测量黑猩猩的智力究竟有多高:在一间空房子中,科学家在天花板上悬挂了一串香蕉,还在房间里放了几只空木箱。然后让一只饥饿的黑猩猩走进去,看它怎样取下那串香蕉。黑猩猩很快发现了香蕉,急于吃到可偏偏又够不着。它在空房中走来走去,仿佛在想办法。后来,它发现了屋角的空箱子,于是搬了一只放到香蕉下面,站在箱子上伸长双臂,还是够不到。然后,黑猩猩又搬来一只,叠在**只箱子上面,但高度依然不够。最后,当黑猩猩把第三只空箱子也叠在上面时,终于拿到了这串它爱吃的香蕉。这个实验说明,黑猩猩有像人一样的智能,能够通过推理和判断克服遇到的困难。
尽管黑猩猩非常聪明,但是科学家始终无法训练它们用人类的语言说话。科学家认为,说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,人类能说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,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。
机器人
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,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、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(如机器狗、机器猫等)。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,有些计算机程序甚至也称为机器人。在当代工业中,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。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,一般是机电装置,由计算机程序或电子电路控制。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整合控制论、机械电子、计算机与人工智能、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。
如今,机器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。第三代机器人就是智能机器人。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,还具有独立判断能力,并具有记忆、推理和决策的能力,因而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。中央电脑控制手臂和行走装置。使机器人的手完成作业,脚完成移动,机器人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对话。智能机器人的“智能”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与外部世界——对象、环境和人相适应、相协调的工作机能。从控制方式看,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工业机器人的“示教—再现”,不同于遥控机器人的“主—从操纵”,而是以一种“认知一适应”的方式自律地进行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