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级科学下册一单元课外知识点

2021-01-08

地球圈层

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。地球外部属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,即水圈、生物圈,大气圈;地球内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。即地壳、地极和地核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(软流层以上)由坚硬的岩石组成,合称为岩石圈。


石头

石头,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面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,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,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,外表有的阻糙,有的光滑,质地坚固、腕硬。可用来制造石器,采集石矿。在几千年前,我们的相先就用石头来生火。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。


沙子

抄或作砂,是颗粒物质的一种。沙为自然出现,被分割得很细小的岩石,其尺度为0.0625~2毫米。颗粒大小在此尺度内的单一粒子称为沙粒。地质学下一个更小的尺度分类为泥,其颗粒大小为0.004~0.0625毫米。下一个较大的尺度分类则为砾,其颗粒大小为2~64毫米。用手指搓揉沙子时会有沙沙的感觉(泥则会有粉末的感觉)。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。

沙子会被风或水堆积成海滩、沙丘、沙洲及其他种类的地形,也会借由搬运作用传播到各地。在大部分的沙漠里,沙子是其土地的主要组成成分。


黏土

黏土是有黏性的泥土,一般指颗粒小于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混合体。除了铝外,黏土还包含少量镁、铁、钠、钾和钙等元素。黏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域。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,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。


泥土

本单元所用的“泥土”的概念其实就是指土壤,确切地说,是指土壤中属于岩石物质的部分,当然不包含土壤中的腐殖质。

土壤是由岩石经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形成的。也可以说,土壤就是被风化的基岩的微粒,其中包含石砾、沙粒、粉粒、黏粒等,表现为小石头,沙子和黏上的混合物,这里的混合物就是我们说的泥上。


110801.jpg


本单元涉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

下图旨在表明石头和泥土(包括小石头,沙子和黏土)在岩石圈层中所处的位置,以便教师在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。从岩石机械风化(物理作用)的角度看,石头,沙子和黏上是颗粒大小不同的岩石。它们共同组成了岩石圈。



石器时代

石器时代,指人们以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。这时因为科技不发达,人们只能用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。随着时代的推进,人们对石器的研制也在不断改进。石器时代大致可分为旧石器时代、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。

石器由各种不同的石头做成。例如,燧石和角岩被别尖(或切成薄片)用来作为切东西的工具或武器,而玄武岩和砂岩则被用来制成石制磨具,比如手报磨。木材、骨、贝壳、鹿角和其他的材料也被广泛地使用。在石器时代的后期,黏土等材质也被用来制成陶器。

石器时代包含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**次科技的大范围传播,以及人类从东非萨瓦纳地区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。随着农业、畜牧以及冶铜技术的发展,石器时代结束了。这段时期被称作史前时期。因为人类还没有开始书写传统意义上的历史。


中国古代陶器的制造

我国陶器的制造和使用大致始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时期。人们将具有可塑性的黏士用水湿洞,经过手捏、轮制、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形后。在阴凉通风处风干,干燥后在800~1000℃个高温下用火烧造而成的坚固的制品,就是陶器。

陶器的制作过程大体分为三步,即选土、皮形和烧结。

制陶首先是选择陶土。一般具有较好黏性的土即可做陶。黏土广泛分布于各地,黄土地区河漫滩上冲积而来的黄土黏度适中,直接可以制陶,在黄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许多陶器用的就是这种陶土。如果黏土的颗粒大小不均,通常要先进行淘洗,除去太大的颗粒。对于质地太细的黏土,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裂开,需加入羼和料(通常是沙砾、植物茎叶、稻壳等)。

制陶成形,最早的方法是手捏,然后发展为泥条盘筑法,即把泥土先搓成条。然后自下而上一层层盘筑起来,再将里外抹平。有时也将坯泥做成一个个圆圈,再把圆圈叠起来,称之为圈筑法。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器形不可能规整,器壁上常留有指纹。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陶轮来修整陶坯。把泥料收在陶轮之上,凭借着转动的力量,以捻拉的方式使它成形。从出土的陶器来分析,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又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。轮制法的使用。标志者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,制陶的最关键一步也是最后一步,就是烧结。烧结的温度对陶器质量影响很大。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常见的烧结方法是陶窑烧制。陶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,其中横穴陶窑的火膛在窑室前面,火经火道直接到达放置陶坯的窑室;竖穴陶窑的火膛在窑室下面。有几条火道通往窑室。要烧制的陶坯放在窑箅上。

随者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。工艺随之不断改进,人们开始对陶器加以装饰美化。为了追求美观与实用,人们用赭、红、黑、白等绘制陶器,诞生了纹饰美观、色泽鲜艳的彩陶。

在新石器时代的古阿大家族中,有红陶、黑陶、灰陶、白陶等,每种器物都古朴美观,充满着艺术的审美和生活的情趣。多姿多彩的中国古陶所带给人们的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,更多的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无限惊叹!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