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 :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
实验器材:
食盐、水、搅拌棒、小石块、细线、天平、量筒。
实验目的:
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。
实验原理:
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,用量筒等测量物质的体积,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。
实验设计:
1.测固体密度
①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;
②测【规则物体】体积时使用刻度尺;
③测【不规则物体】体积时使用排水法;体积过大使用溢水法,物体过轻漂浮在水上使用针压法或者悬垂法。
2.测盐水的密度
①天平称出盐水液体的质量,使用差值法;
②量筒测出盐水溶液的体积。
实验1步骤:
1.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;
2.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;
3.用细线将石块系好,慢慢放入量筒中,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;
4.小石块密度表达式:
实验数据的记录
石块的质量m/g | 水的体积V1/cm3 |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/cm3 | 石块的体积V=(V1-V2)/cm3 | 石块的密度ρ/(g·cm-3) |
实验2步骤:
1.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;
2.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,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;
3.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;
4.盐水密度表达式:
实验数据的记录
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(g) |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(g) | 量筒中盐水质量m=m1-m2(g) |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(cm3) | 盐水的密度ρ/(g·cm-3) |
实验误差分析:
测量固体密度时的误差:
1.先测质量,再测体积。若物体吸水或有气泡,测量体积偏大,则密度偏小。
2.先测体积,再测质量。若物体表面沾水,测量质量偏大,则密度偏大。
测量液体密度时的误差:
1.先测质量,再测体积。烧杯中液体不能全部倒入量筒,有残留,测量体积偏小,则密度偏大。
2.先测体积,再测质量。量筒中液体不能全部倒入量筒,有残留,测量质量偏小,则密度偏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