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00
八年级上册11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》实验器材
正品保证
快速发货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  • 产品评论


   实验   :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

实验器材:

光具座或光学实验套装


提出问题:

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、大小、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?


猜想假设:

1.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。

从照相机、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看,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。

2.可能与焦距有关。

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 f 有关系,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,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。


实验方案:

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,然后逐渐移近,观察成像的情况.观察物距大于、等于、小于一倍焦距、二倍焦距……时物体成像的情况。


测量的量:

(1)物距: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为物距,用符号u表示。(如上图所示)

(2)像距:指像到透镜的距离,用符号v表示。


实验步骤:

(1)调整凸透镜、蜡烛(烛焰的中心)、光屏的高度,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。(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)。


(凸透镜的焦距:f=10cm)


(2)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,把蜡烛放在较远处,使物距u>2f,移动光屏,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,观察并记录像的大小和正倒。同时测出此时的物距u和像距v。

(3)把蜡烛向透镜移近,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,移动光屏,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、清晰的烛焰的像,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测出物距u和像距v,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;

(4)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,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,移动光屏,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、清晰的烛焰的像,观察像的正倒和大小,测出物距u和像距v ,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;

(5)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,观察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否 “完整” ,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?

(6)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,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(在焦点处) ,移动光屏,光屏上不成像;眼睛过透镜看不到虚像;

(7)把蜡烛继续向透镜移近,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,移动光屏,光屏上不成像,眼睛过透镜,能看到虚像,记录像的正倒和大小.测出物距u,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。


数据记录:

像与物距的关系

凸透镜的焦距: f=10 cm

实验次数物距u/cm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v/cm

虚实大小正倒

130u > 2f实像缩小倒立15

220u = 2f实像等大倒立20

3182f >u >f实像放大倒立23

410u =f不成像

57u <f正立放大虚像


分析与论证

分析上表的记录,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
1.像的虚实: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?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?

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外时,凸透镜成实像,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时,凸透镜成虚像;即一倍焦距分虚实。

2.像的大小: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?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?有没有缩小的虚像?

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,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。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内一倍焦距外体时,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。凸透镜没有缩小的虚像。二倍焦距分大小。

3.像的正倒: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?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?

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必异侧倒立,虚像必同侧正立。

4.像的放大与缩小的条件: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,物距跟像距相比,哪个比较大?成缩小实像时,物距跟像距相比,哪个比较大?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?有没有倒立的虚像?

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,物距小于像距;成缩小实像时,物距大于像距。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,没有倒立的虚像。


口诀记忆

一倍焦距分虚实,二倍焦距分大小,二倍焦距物像等。

实像总是异侧倒。物近像远像变大,物远像近像变小。

虚像总是同侧正。物远像远像变大,物近像近像变小。

像的大小像距定,像儿跟着物体跑,物距像距和在变。


实验拓展

1.在做实验时, 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, 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。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?

可能原因有:

①烛焰、凸透镜、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。

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;

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焦点上;

2.用卡片把透镜遮住一部分,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性质不变,像是 否完整?但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?

光屏上的像还是完整的。但亮度会变暗些。

3.用卡片把烛焰遮住一部分,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像吗?

烛焰的像是不再是完整的。

4.蜡烛长度变短,像在光屏上的位置的变化及调节的方法?

像将会向上移动。

调节方法:①将光屏向上移动;②将蜡烛向上移动;③将透镜和光屏向下调节


价格
0.00
库存量
1
首页
客服
购物车
加入购物车
立即购买